2015年10月22日下午,由我校传媒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传媒研究所学术沙龙在我院二楼会议室举行。传媒研究所研究员、我校人文学部委员赵建国教授在此次沙龙中提出“实体传播——改变我们关于信息和传播的观念”话题并加以阐释。我院黄河学者李彬教授、高红波副教授任点评嘉宾。我院相关专业师生及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等兄弟院系部分师生参加了这次沙龙。沙龙由李勇教授主持。
话题开始前,李勇对到场的嘉宾和师生表示了欢迎并阐述了自己作为活动发起者的几点想法。首先,传媒研究所学术沙龙秉持学术至上原则,就学问说学问。其次,话题要围绕传媒现象、传媒特征让大家共同思考、讨论。再次,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交流学术不仅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也能树立良好的学术形象。随后他对赵建国进行了介绍。谈及为什么邀请赵建国作为第一位学术沙龙的主讲人,李勇认为我们要善于抓住身边的“风景”。赵建国热爱智慧、热爱学术,思考研究了一系列学术问题,出版了数十本专著。另外,赵建国几十年投身学术,不计名利,这样的精神值得学习。这种平平淡淡、专注学术的精神构成了一道“风景”,这也是我们邀请赵建国作为第一位学术沙龙主讲人的原因。
赵建国首先介绍“物质加精神决定新的精神”,“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认证轨迹”,“去信仰论”等自己独立提出的学术判断。随后,他对实体信息和实体传播的概念与新的信息和传播分类这一专题进行了具体分析。他讲到,实体传播分为实物传播、实事传播和身体传播三个方面,其中身体传播包含在实事传播中。他强调了研究实体传播的重要性,提出实体传播概念与新传播分类的意义并认为实体传播是符码传播的基础,还提到了实体传播的认识论意义。
在现场互动环节,赵建国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围绕本次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同学们思想受到震撼,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师们也就本次沙龙讨论的话题提出了不同见解,得出了“再高深、再正确的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看问题要回到本原上”等结论。
最后,李彬和高红波对本次讨论话题进行了点评。李彬表示此次沙龙让他获益颇深,他认为学术至上、学术理想、学术纯粹是求学问道、探讨真知的基本选择,赵建国报告的意义在于把我们思考问题的注意力拉到了本原上,他之所以有如此成就,一是自身的天赋,也是受百年河大厚重文化底蕴的影响。高红波谈到自己在报告中受到的启发:做学问必须有原创性的发现,研究的问题要有价值,并经过时间考验。赵建国的研究是原创性发现,甚至可以形成自体的研究系统,将之推广到文物、制度研究领域或许能取得更多的新突破。李勇做了最后总结,赵建国的学术思考或有可商榷之处,但他启发我们要有反思和怀疑精神。符码表征可能有欺骗性,这是赵建国深入思考实物传播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意义在于鼓励我们思考表征背后的各种扭曲,去掉神话外衣,回到事物本身。
本届传媒研究所学术沙龙的成功举行展示了传媒研究所和我院在传媒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不断探索,追求真知”的新传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