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活动走进新闻与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发布时间:  2017年07月16日 08:11作者:  阅读量:  

暑假里的河大校园,已不见往日师生熙攘热闹的场景,但寂静的学校里可不都是寂寞的教室,这不,在新闻与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苹果机房里,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操着不同的口音,共同围坐在显示屏前,娴熟快速的操作着,为完成一部10分钟的纪录短片,与电脑里的视频素材暗自较劲。原来,他们正是近期正在举行的“看中国”活动参与者们。

2017年,“看中国”活动以“工匠•传承•创新”为主题,探索发现中国之美。活动邀请了来自33个国家的103名外国青年踏上北京、上海、广东、云南等12个省市自治区。河南地处中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此次发现之旅中,也更是重要一站。7月5日,由会林文化基金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河南大学协办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河南行)”活动,在河南大学正式启动。

在外方老师的指导和河南大学学生的协助下,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韩国中央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的11名外国高校学生分成十一个拍摄小组,分别前往郑州、安阳、信阳等地。在为期15天的拍摄计划里,他们将用镜头聚焦红旗渠、郭亮村挂壁公路等举世闻名的中国工程;呈现宇通客车、中铁装备等傲骄世界的中国制造;展示朱仙镇木板年画、瓷器、匾额等中国传统工艺的精妙和韵味,开启一段探访大国工匠、感悟匠心精神的精神之旅,记录河南人文之美,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

现完成前期素材收集任务的十一个拍摄组,已顺利返回河南大学,兵不卸甲,立马进入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副身心投入到后期剪辑制作之中。

Dima是第二次参加“看中国”活动,2016年凭借纪录片《牧马之原》夺得「金目奖」一等奖,今年作为回访组来到河南大学。他兴奋的说道,“我很高兴能来这里剪辑,这里的设施太棒了,为提高纪录片品质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我很期待能在这里与中方学生一起完成影片的后期制作,呈现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Amir作为此次活动的外方指导老师,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提供的便利条件也表示感谢。在他看来,这不仅是进一步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也有利于促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整体使用效率的开掘。希望学生能在精良先进的硬件设施辅助下,完成一次精彩绝伦的影片制作。

undefined

据悉,“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是通过外国青年自主拍摄讲述中国故事的文化体验活动。活动开展七年来,约请到48个国家52所高校405名外国青年,在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中国文化体验和影像创作,现已完成短片364部,在国内外好评如潮。